研究生留学建筑设计
2023-12-10 15:04 来源:留学在线 阅读量:4
Commentary summary
2024年12月29日上午,建筑学四年级文化遗产教学组迎来了本学期的最终评图。 虽然这个学期我们经历了很多不可抗力下的波折与困难,但七个小组的同学们依然带来了精彩的展示,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他们的设计成果吧!
课程设计任务书简介
课程主题
乡村振兴与传统转译
——希望小镇公共建筑设计
课程概况
张北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是距京津最近的高原地区,夏季气候凉爽的避暑胜地。
馒头营乡位于张北县城北11公里处,国道335、国道511贯穿全境;旅游资源丰富,元中都遗址、中都草原度假村、花田草海、水云间假日会馆、风电观光旅游区环布四周。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我们以张北华润希望小镇的公共建筑设计为题,围绕“乡村振兴、 传统转译、低碳生态、文化旅游“关键词,每组同学完成“建筑策划——功能细化与概念提出、总体设计——公建群的布局、单体设计——部分建筑单体设计、专项设计——景观、室内、构造、绿建等”,实现“对外——发展乡村旅游, 对内——改善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以及“传承传统建筑文化,转译创新而不是复古”的学习目标。
设计要求
在用地内布置供村民和游客使用的民宿、集市、综合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广场及绿化)。建筑层 数 1-3 层,也可以局部地下或半地下,但应满足自然采光和通风;建筑风格应呼应当地环境(冀北、草原、乡村)、气候(干旱、寒冷)、材料(传统以砖、土、石为主)与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鼓励使用“新材料、新做法、新形式”探索“传统建筑的现代演绎”。
教学安排
1、乡村振兴及传统转译的理论学习(1-3 周):基础资料阅读,传统民居及设计案例分析,理清功能定位、规划布局以及建筑与环境、气候、文化、行为之间的关系;
2、概念提出及总体设计(4-6 周):确定设计的功能定位,设计概念,总体布局,建筑单体概念设计。
3、单体设计与中期评图(7-10 周):在空间形体、材料构造等层面进行单体设计,并进行深化与成果制作;中期评图;
4、专项研究与设计(11-14 周)
对景观、室内、构造、绿建等专项研究;进行专项设计深化完善;
5、深化设计与成果制作(15-16 周):方案整体深化设计;成果制作;最终评图
最终成果内容:总图及相关分析;建筑单体的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经济技术指标、设计说明文字,轴侧分析图及表现图等;单体专项设计的透视图、大样图、轴测展开图或模拟分析图等;整体方案表现视频
评委简介
郭海鞍
郭海鞍,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乡土创作中心主持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村镇建设分会 秘书长、常务委员住建部科技委农房与村镇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
杨洋
杨洋,天津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研究生、一级注册建筑师、深圳华汇设计资深设计总监、2012年深圳科技创新标兵、2013年深圳十佳青年建筑师、2024年深圳杰出青年勘察设计师、东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外导师
辛善超
辛善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成员、天津大学沈志康奖教金获得者、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当代建筑营建体系重构研究”导师团成员
卢健松
卢健松,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王量量
王量量,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福建省青年建筑师协会副会长、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才、福建省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组办公室专家组专家
苏夏
苏夏,天津大学建筑学博士、东南大学博士后、万科集团开发经营本部产品能力中心综合住区组首责人
各组设计成果展示
第一组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马文化互动体验式社区营造
杨子涵 唐一丹
成果展示
设计说明
抓住张北 “马”的这一特色,结合当地悠久的马文化历史,立足于使得马文化在张北地区重获新生,打造一个激活马文化的文旅社区,带动周边消费投资,为本土文化提供宣传窗口,以村民、游客和马为主体带动社区营造,并以此为中心将活力辐射至整个村庄。
整体策略上,居民和游客之间的互动交织作为园区的营造基础,四个单体与观、骑、触、逗、竞、品互动方式结合,围绕中央马场,形成一条清晰的产业链。引入社区营造的理念,丰富游客与马的互动体验,用低技易搭建的木构装置成为园区策划的补充,植入整个大梁村,完善居民、游客和马共同生活的行为空间。
综合服务中心延续坝上高原横向肌理的布局特点,用“条”的方式并置重复,植入三个主要的人马互动院落和多个天井空间,结合地势高差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民宿采取住宿体与公区脱离的方式,为马在其中创造一条连续游走的通道,住宿体结合围合效果、视线联系、空间收放等因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扭转,与公区共同挤压出不同的院落空间。
评委点评
辛善超:设计空间操作熟练,可以看出同学的基本功也比较扎实,但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总图来看,对综合服务中心和民宿采取的设计手法不同,显得整体过于杂糅,背后逻辑需要再梳理;服务中心的横向机理这一与当地民居的联系过弱,需要再思考更为深层次的联系,挖掘更佳的生成方案。
郭海鞍:整体设计从完成度到细节处理都可圈可点,整体概念也十分清楚,有效提取了张北当地的马文化作为设计出发点,思路十分清晰。但是在在地性这一方面还需进一步考量,目前设计整体风格与张北当地民居缺乏强关联性,需要对张北当地民居再进行更深的挖掘和探讨;同时,也需要再思考一下建筑在冬季的实用性,对相关技术和构造需要再加探讨。
第二组 农村 乡土·家园 荒野
程智 方杰
成果展示
设计说明
我们从四个关键词、两个维度来阐释我们对场地的理解。我们认为传统转译是一个发掘、理解、转化的过程,最终实现从理性挖掘到感性表达。
农村乡土部分:农村是本次设计的定位、旅游的目的地,而乡土是文化发掘后的乡村味道,在农村、乡土层面,我们探讨前期概念形成以及规划尺度上的形体生成,为后期的形体细化和空间转译做铺垫。乡村味道的核心是生产和生活,我们对生活部分尤其是坝上地区特色的囫囵院进行挖掘探讨。在方案策划中综合服务中心以生产为主题,建筑、景观、地景共同作用,展现莜麦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加工过程。村民中心和民宿为生活主题,村民中心为村民提供休闲功能和礼仪功能,民宿则对套院的生活方式进行转译。随节气变化,小镇的主体活动在生产和生活之间过渡变化,在集市之处产生交汇。在功能上北侧为民宿区和村民中心,南侧为菜地和莜麦工坊、游客中心,中间为连续的广场将场地分为生产生活两个主题,我们选择进行细化的是生活主题
家园·荒野部分:“朝登天子堂、暮为农家郎”是对大多人的真实写照,家园和荒野看似二元对立,但正是由荒野的衬托,家园带来的归属感才更加强烈。我们首先构建初来乍到的家园印象,乡土是我们每个人基因中的东西,金黄的麦田、袅袅炊烟、耸立的烟囱等都会使人感到亲切,我们抓住以上要素放大和表现家园感。我们在材料、空间秩序、空间感受三方面进行转译完成家园感的构建, 红色夯土墙、双L形穿插以及空间感受上,合院的秩序和居住的惬意形成了关于仪式与日常的对比,内外的温暖与萧瑟的对比增强了家园感。光感和雕塑感是我们塑造空间感受的重点方向。冬季的张北是寒冷萧瑟的,壁炉、烟囱的温暖与雪白萧瑟的室外的对比,抬升的地面、火炉、暖色的建筑材料共同作用,更加强调家园感和归属感
评委点评
郭海鞍:方案从概念分析到逻辑分析比较清晰,整体建筑气质比较符合寒冷地区的感受,考虑到了火炉、厚重墙体和小开窗,考虑到了张北特色和极寒环境。但对外包容性有些欠缺考了,做民宿的关键点在于让大城市居民体验到不同于城市的独特感受,最关键的两个点是窗外的画卷,但你们方案似乎更注重内部,吸引力会有些不足。第二就是民宿最好每个客房有独立的院落,这是城市无法拥有的乡村产品特色,我认为这些地方还需要努力。此外场地外还有自然水体,如果设计能考虑与水体结合就更好了。
辛善超:首先对两位同学的设计表示肯定,在我这里可以得一百分。同学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在三四年级已经掌握,但我认为问题在于如何使方案更好、思考更全面。第一,设计成立的依据是什么,是否对建筑的体量进行思考,你们对理论有很好的抓手,但是否对现实问题有所考虑,建筑服务谁、怎么用,对任务书的解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第二,你们后来出现匀质性的问题,院和院之间的特色不太明确,你们的设计核心是传统转译,用两个L形穿插形成动态的空间,那你们对传统囫囵院的考虑是仅仅在形式上,还是在使用上有思考。空间原型的转译对当代的使用需要更多思考,比如公共和私密、不同活动使用的转换,这个部分有提升的可能。第四,最好院子有更多不同的、有趣的活动场景,村民如何使用,游客和村民的活动如何结合,下雪的院落是怎样的,我觉得在这个部分需要思考如果让空间更有吸引力。
第三组 民乐新“声”——张北民俗音乐复兴计划
朱雅蕾 程子琦
成果展示
设计说明
二人台为代表的张北民俗音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它作为土生土长的张北特色,在06年就被列入非遗名录中,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却陷入困局,处在濒危边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建筑设计,实现草原上的民俗新“声”。
我们实现学习先进经验,进行整体的产业策划,创造出多元一体的民乐新生综合体,服务多种群体,并对接当地居民,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实现非遗文旅带动下的乡村振兴。
整体回应村庄院落肌理,方形体量散落在场地上,并通过内部的环廊串联,交接的地方设计民俗音乐节点。房前屋后散点渗透,大片空地集中设计,综合形成整体布局,并将这种设计加介入的方法形成范式推广,延伸至村落之间,以点带面形成曲艺新生态。
对当地传统的转译一是民宿所参考的村庄院落院套院的形式,二是集市所参考的村庄自由的路径模式。我们思考人如何进行人与音乐互动上的创新转译。二人台经历了家庭内部自娱自乐、田间地头放松互娱、戏楼街头表演得酬三个阶段,因此我们在民宿区设计音乐长廊,游客可以随心演唱;在麦田中设计田间歌廊,村民游客边走边唱;戏楼、歌唱塔、试音角落和随机舞台等都更进一步给予向公众展示表演的空间……
过去人们习惯在高低起伏的土坡旁围看二人台,现在我们创造了舞台筒,高低错落的平台是对传统观演模式的现代转译。圆环轻盈地漂浮在场地上,联系民俗音乐节点,人们可以自由在公共空间、廊下、麦田之间漫游,体会这里的民俗音乐特色。
评委点评
卢健松:空间非常丰富,做的非常仔细,就图纸深度和设计完成度来讲,这个设计非常好。但也想提醒同学们一起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操作的对象是物还是人,这个问题我们要想清楚。尤其是进入存量时代后,如何像针灸一样,用最少的手段将问题拿捏,更好的服务乡村中的人。
辛善超:两位同学汇报形式非常新颖,一唱一和,好像宣传片一样。建筑本体设计确实反映了二位扎实的基本功。总图的布局很有意思,刚刚也听同学讲到不同群体居住的院落,但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更有特点的内容,这方面的内容还有待加深。第二点是关于你们图形中的圆和十字轴,从图形关系上来讲,二者应当是设计的核心,我觉得你们可以思考一下,现在达到是否达到了你们想要的效果,我个人意见十字轴最后是否可以进行下沉或抬升,环形可能不是平的,不同位置有一些不同尺度的变化,更加适用于不同活动场景。这样可能会使整个设计更有意思一些
郭海鞍:这个方案做的还是很细致的,布局上民宿、综合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集市几种功能协调的也很好。汇报很有特点,珠联璧合,表达清晰,值得肯定。我不认同的可能有几点,第一点是整体的形式,包括对木构的选择,可能是有一些混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价值取向,其他的就是建筑语言上看起来有一些多,希望能够在对当地的建筑语言有一些深入的研究思考学习,让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具有张北特色
第四组 Mazel Tov乡村狂欢——张北音乐节社区
许叶萌
成果展示
设计说明
设计从场地中已有的ip张北草原音乐节入手,将草原村落与音乐节更紧密结合,解决现存音乐节的系列问题,旨在打造度假式的乡村狂欢节、完善音乐产业,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契机。
首先从已有音乐节的众多元素中提取信息,并针对音乐节各类人群行为探讨设计其空间场景及节点。在形成总体规划时,使舞台与建筑形成功能复合的整体作为场地的核心,而其他单体与衍生活动节点相复合呈半围合状朝向舞台,并自然挤压出中间的观演地带,线性的界面随着单体的对话关系而有节奏地变化。
在单体设计上,都延续了村庄已有的院落肌理与体量关系。但在舞台综合体上,舞台突破单体的边界与地景结合,院落作出变形扭转与剖面变化,以创造不同的观演形式,并回应音乐节舞台在村落中异质化的意象。同时,对观演视线、复杂人群流线区分也都在设计中有所考虑。
评委点评
王量量:做的挺有意思、挺大胆的。提些修改意见,在策划上,应考虑对乡村的长久发展,给村民带来的好处。在建筑设计上,形式与功能有些违和,解构的感觉使建筑拆解得比较散,可能对视线、隔音有影响。动作有点过度,一些有意思的地方可以用于局部,现在有点忽略了环境。
郭海鞍:就建筑论建筑,设计有点杂乱,手法用力过猛,乡村里应该朴实简单、逻辑清楚。现在有点像一大堆萨伏伊在一起,感觉像解构的手法,还是应该扎扎实实从文化、人的行为入手,这样的小白块在张北不太站得住,在这里还是需要厚重的墙体,和乡村有机的形态,而不是这些小方盒子,对乡村肌理和文化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
第五组 皆归市易
张韶佳
成果展示
设计说明
查张北县志集市与庙会章节知:馒头营乡曾属于第一区集市,且为张库蒙古往来必经之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中蒙在张家口的直接贸易往来的条件逐渐成熟,历史上张家口的塞外商埠的繁华胜景也将会再现于世人面前。合理推测充满生机与活力乡村市集会更能触动游客,产生情感共鸣。以原有的庙会为基础,还可以衍生出更多富有生命力的空间形态。集市除其交易场所的本质外,兼具交流场所、表演场所、赛马场所、精神场所的功能。我将市集的搭建逻辑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市集单体模块的构建,第二个层次是市集作为希望小镇的可变因素,弥合其余三个公共建筑的关系,第三个层次则是将市集模块延伸至村落中,激活村落中的消极活动广场。考虑到不同季节人的行为活动、气候特征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我将市集模块按照四季活动需求进行变化。春季游客量适中,且为庙会举办盛期,采用小型模块;夏季市集形态则考虑遮阳因素,转化为较为扁平的形态,可在横向和纵向进行重复延伸,满足售卖者堆放货物、临时休憩等活动需求;秋季音乐节活动和民俗表演较为盛行,市集形态转化为三角形体量,既可作为售卖空间,也可作为帐篷露营地供人休息娱乐;冬季天气严寒,以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的蒙古包为原型,加强市集模块的保温性能。在进行公共建筑单体的体量生成之前,我先分析了张北地区村落的分布特征及村落内部建筑的排列规律:村落分布整体呈散点式,而内部建筑则呈行列式。此分布逻辑贯穿后续公共建筑的体量生成。 民宿与村民活动中心的屋顶在村落原有的双坡原型基础上进行变化,通过角度,方向的控制,构成连续的坡顶布局。
评委点评
杨洋:集市在春夏秋冬的不同应用场景做得很好,做低成本的建造,这种轻硬装重软装的思路是正确的。但从总图上看,这个新的小镇与旧的村落,除了建筑形式上以外,没有什么构成上的区别,摆布过于匀质。不同功能属性的场所,它应该是有自己的特征的,但现在看这种特征都被消磨了。包括集市空间,它也不应该是剩下的边角料。我觉得介入场地时可以更强势的一点,多一些自我表现,不一定要和原来传统村落一模一样。
郭海鞍:市集灵活的装配式在大多数乡村,是一种解题方式,尤其是在造价有限或者是投资有限的情况下。但我觉得整个设计过于匀质,在动画里我看到的形态太多了,有点儿像一个民居大合集。这么多种建筑形态放在一起,缺少突出的重点。我们应该尽早的形成自己的建筑观,树立研究方向和明确目标,然后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王量量:希望小镇与原有村落的肌理比较吻合,这是我觉得做的不错的地方。但市集作为设计的主题,缺少标识性,现在看来多为串接的形式。而且市集可能会对其他的功能造成一些干扰,要建立一种合理的组织方式,既能够避免它们相互的干扰,又能够使它们的功能有一些穿插。所以市集的这部分设计可能是一个缺憾,另外一点,以前的市集模式与现在的市集模式是不一样的,以前以商贸活动为主,现在可能要作为旅游开发策略,吸引游客,甚至是繁荣整个村落。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做的相当不错,可能重点的打造稍微差了一点。
第六组 Season. Zip
刘一川 刘芷宜
成果展示
设计说明
场地存在外在特色不明显和一季养三季的旅游业问题,于是我们提出了“season.zip”的概念。我们将特色文化与四季特质结合,一个季节点亮一个主题,以一个建筑单体为中心展开,通过不同建筑形式最大程度发挥四季特质。使张北一年四季都有主题性的旅游项目。
希望通过这种时间层面上的设计,能够以文化为纽带进行串联全年,能够使当地全年都充满生机与活力。
此外,我们选取了综合服务中心和特色集市进行单体的深化。提出了城乡居民共同参与秸秆处理的创意农业机制。农民提供过剩的秸秆,供游客在综合服务中心中制作秸秆工艺品和草砖,体验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制作完成的草砖可以在市集中搭建,顺便购买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或是工艺品以物易物的交换。这两个单体也因此得以串联。当地居民也因此获得了工作岗位。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设计,促使城乡居民共同参与活动,促进融合。同时,能够将将过剩的秸秆转化为可循环的肥料,我们的项目也随时间而变化,通过公众参与一直保持时代特色。
评委点评
杨洋:设计思路清晰,手法熟练。 但其中关于草砖的设计策略存在一定的问题。草砖作为建筑材料,对建筑师来说具有吸引力,但难以吸引大量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或许更适合在此地建设中小学生的课外研学主题基地。
郭海鞍:设计做得不错,动画呈现效果也不错,可以看到在建筑设计上想要表达的特征和要素。对场地和环境也有比较好的回应。但图面表达有一些杂乱,可能喧宾夺主,可以考虑在表达时选择更加内敛的方式。建筑表达比较清晰,但是规划比较平淡,对于场地文化的挖掘可以更深入,加入一些精神层面的表达。
第七组 张北乡村周边空地营建
张宇恒 方瀑森 孙超然
成果展示
设计说明
在功能策划方面,添置同场地附近五公里内的文旅功能互补的功能,主要包括胡麻油,莜麦制作工坊。同时营造适合张北传统文化表演形式的场所。以以上两点为特色,在现有场地上一并置入民宿,村民活动中心以及游客中心等建筑,为当地吸引遊客,带动发展。
在场地规划方面,建筑仿照当地村落的分布采用散点式布局,道路的转折以及遍植于场地之中的莜麦使得每个建筑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都没入场地的农作物之中,沒有路径可以到达,增加了探索的趣味,同時也为民间传统曲艺的表演提供了随机自然的场地。
在建筑单体方面,高耸的塔形游客中心强调水平的旷远感受的同时,使游客中心成为场地的“灯塔”;村民中心更多的来源于对于气候边界的考量以及和村落之间的呼应。胡麻莜麦工坊的生成逻辑主要是基于当地胡麻与莜麦的加工工序,最终以热加工为结构的核心筒,打造一条“冷热交替”的环形游览路径。乡村民宿则是来源于对于当地两进院、三连排院落布局的提取与转译。
评委点评
杨洋:在设计策划的方面整体功能设置与整体规模较为合理,符合当地的实际需求以及经济状况,同时在场地规划上也有不少亮眼之处;但是在另一方面来说,整个场地的布局以及整体的意向还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建筑单体的深度还可以更进一步。
辛善超:这次的设计在整体的策略上构思的比较清晰,但是缺乏一些对于建筑本体的讨论。对于建筑和场地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也还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深度,建筑单体
整体的意向以及完成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郭海鞍:建筑与整个村落整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再进一步地考虑,建筑地地域特点以及本土逻辑的思考也还存在进一步深化和讨论的空间。
Summary
评图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设计之路远不止于此,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继续进步~
图文来源:文化遗产组全体同学
图文编辑:朱雅蕾
审核:王志刚 张龙 刘丹青
"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