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初心未变:鼓励出国留学

2023-01-04 17:05    来源:留学在线       阅读量:31

就在前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工作进展成效。据调查显示,99.4%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此外,针对人才外流质疑,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回应表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是我国多年来的留学政策,进入新时代还是要一以贯之地实行。

在当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魏士强强调,要对出去的学生充满信心。他举例称,在抗疫中,留学生群体的表现可圈可点,“我们要树立信心,他们这一代人也是可堪大任的。”

同时,他也指出,要放宽视野来看待学生留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需要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培养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人才。

此前,在10月22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并讲话:继续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继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继续支持出国留学,提升来华留学质量。

教育部对于出国留学的支持,无疑为广大学子增添了信心和动力。相信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工作方针指引下,更多的学子能够更加顺利地实现走出去和再回来!

显然,教育部对于出国留学的大力支持,无疑为广大学子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就回顾一下留学生“走过的百年路”。

1872年8月11日,“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渡洋深造,4年共派出120名,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近代留学发展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近代留学教育开始发展,近代留学教育兴盛于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之间,伴随中国近代史的始终,对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赴美留学

1872年8月11日,经清朝政府批准,在容闳率领下,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从上海启程,赴美求学,开启了中国学生大规模赴美留学的先河。

纵观这批留美幼童的成绩放在当今也是首屈一指,据不完全统计,在一百二十名留学生中,1人考入哈佛,22人考入耶鲁大学,8 人考入麻省理工学院,10人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其余不少也考入康奈尔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批留美幼童回国后,逐渐在各个领域显现出非凡的才能。中国铁路业、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都出自这群"留美幼童"。

中国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以及复旦大学创办人都是当年的留美幼童。

赴欧洲留学

1849年,黄宽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学医,成为中国近代赴欧洲留学的第一人。清末时期,中国人留学欧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自费,另一类是官费。

20世纪初,官费留欧出现了新高潮,留学的国家包括了英、法、俄、德、比、奥等多个国家。

赴日本留学

在1896-1945年的50年间,是中国赴日留学的高潮阶段。在时间上,虽然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却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而无论去哪个国家留学,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成为这一时期留学的主旋律。

改革开放后

1978年7月,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电话中跟远在北京访问的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沟通,表示中国可以派10万留学生到美国学习。

涌动着热情与斗志的留学大潮,以势不可挡之势开始。

70年代末:留学新篇章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公费赴美留学人员到达美国,开启了赴美留学的新征程。学成后,悉数回国,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在社会的发展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80年代:留学大潮

80年代,海外留学迎来了发展的大潮。中国留学生在外学习的专业也逐渐从科技领域扩展到了经济学和社会管理学领域。

1985年,中国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中国向外派留学生的大门才完全打开,“出国热”在全国迅速升温。

90年代:留学与激荡

90年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留学政策也进一步松绑,“支持留学、鼓励回国”被确立为留学海归政策的指导思想。

90后正在成为海归人员主体,出国留学和学成回国的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新千年:留学与归来

进入新千年,自费出国留学限制被彻底废除,公派出国留学政策在培养高层次留学人才方面持续发力,出国留学逐渐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

这一时期,不仅精英人士、商业大佬选择送子女出国,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也加入到送子女出国的队伍中。

最后,既然有了教育部的支持,相信会给更多考虑出国深造的学子们信心和动力,他们也对出去的学生充满信心,也希望回国后的学子们可以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祖国。

"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