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QS亚洲大学排行公布

2024-11-09 10:01    来源:留学在线       阅读量:0

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了最新2025QS亚洲大学排名。

如今在艺术留学这条路上,除了英美澳这些主流留学国家,不少同学也在关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地区的高等学府,越来越多人想在“家门口留学”,因此亚洲留学的优势愈加明显,而亚洲大学排名也成了众多人留学参考的重要榜单。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下本次排名TOP50的详细变动情况:

QS亚洲大学排名主要是综合大学的排名,综合大学能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跨学科学习机会,有助于学生发展成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提升未来就业力。另外,毕业生在落户、考公选调方面也有很大优势。

01

984所高校实力“角逐”,

2025亚洲大学排名亮点十足!

本次亚洲大学排名覆盖984所高校,较去年增加了127所。排名评估依据涵盖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国际化程度等关键指标。

院校整体表现:

中国大陆高校继续在亚洲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主导角色,197所院校上榜,充分展现了其教育实力。

在Top 10榜单中,中国高校表现抢眼,共有7所上榜。其中,中国大陆高校占据4席,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跻身亚洲前五。

Top 100榜单上,中国大陆高校上榜22所,中国香港6所,日本13所,新加坡2所,韩国15所。

中国香港高校表现亮眼:

北京大学再次蝉联榜首,而新加坡国立大学在连续多年稳居第一后,已连续三年被超越,地位受到挑战。

香港大学蝉联亚洲第2,香港中文大学上升4位至第6,香港城市大学由第17升至第10,香港科技大学提升4位至第11,香港理工大学则从第23升至第17,表现十分亮眼。

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第3,南洋理工大学排名第4,较去年保持稳定。

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正逐渐成为全球学生的理想求学地。

02

日本高校强劲依旧,

高性价比+高就业率!优势“齐头并进”

在2025QS亚洲大学排名中,日本有多所高校表现出色。东京大学排名第21,京都大学排名第23,东京工业大学排名第30,尽管对比去年排名有所下降,但排名表现依旧十分亮眼,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日本作为一个在国际舞台上颇具影响力的亚洲文化输出强国,其艺术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誉。近年来,选择赴日留学的学生人数持续增长。

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的高等院校学费性价比极高。一般而言,国立和公立大学本科生每年总费用大约折合人民币10万元,而私立院校的本科费用大约合计人民币16万元。

在日本,留学生除了能够获取优质的教育,还拥有更多就业机会。根据今年5月的新闻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日本就业率已达到98.1%,为留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不仅经济实力强大,其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和科研实力也位居世界前列。同为亚洲国家,日本的教育管理严格且更贴近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插画艺术、游戏设计、动漫设计等特色专业方面,成为众多“二次元”爱好者的选择。

在最新的2025QS亚洲大学排名中,日本有9所院校进入前50名,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著名学府表现优异,展现了其强大的综合实力。

每年美行思远日本方向申请也是收获满满。25申请季刚刚开始,美行思远同学就已斩获64枚offer!实力强悍!

25季部分录取offer展示

03

中国香港高校排名夺目!

首签延长至3年,“艺术+科技”发出扩招信号!

中国香港地区的院校在亚洲排名中持续闪耀,香港中文大学从2024 年的10名上升至6名,香港科技大学从15名上升至11名,香港城市大学从17名上升至10名,香港理工大学从23名上升至17名,可以说今年中国香港院校的排名太夺目!实力强悍!

香港的教育体系融合了中西方的优势,课程设置国际化程度高,能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

中国香港高校“抢人”新措施

11月1日,中国香港优化人才入境计划,包括扩大“高才通计划”合资格大学名单、延长“高才通计划”A类申请首个签证年期至3年、优化“优才计划”评审准则。新增“高才通”名单含4所海外艺术设计学院,艺术生机会增加。

并且,中国香港院校已发出扩招信号!2024/2025学年起,港校非本地学生限额提升一倍至40%,今年多所港校非本地生录取数明显提升。港城大、港科大、港大等纷纷成立新学院、开设新专业,包含“艺术 + 科技”专业。

艺术 + 科技专业:香港大学IDT专业、香港理工大学智能系统设计、香港科技大学集成系统与设计、香港城市大学交互设计等;申请港校“艺术 + 科技”专业,可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展示多元化思维、增强背景能力(如竞赛、项目)。

04

排名展现强大竞争力,

韩国院校成为国际生“新宠”

韩国院校在亚洲排名中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对比2024年排名,汉阳大学从26名上升至19名,成均馆大学从19名上升至16名,排名变化体现出韩国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激烈且充满活力。

韩国留学人数创“新高”

据韩国教育部数据,今年在韩留学的外国学生总数首破20万,达208,962人,同比增15%,创1999年统计以来新高。

韩国对艺术生吸引力强,其文化产业魅力大、艺术教育体系知名、创意氛围前沿。自2016年韩国留学生人数破10万后持续攀升,体现全球学生对韩高等教育兴趣浓厚。

中国学生占比34.5%

在韩留学生中,亚洲学生占90.8%,中国学生占34.5%,越南和蒙古国学生分别占26.8%和5.9%。韩国422所高校里,汉阳、庆熙、延世大学受国际学生青睐,汉阳大学国际学生8,264名居首。

扩招!留学生人数计划增至30万

韩国政府计划3年内将留学生人数增至30万,为艺术生提供更多机会。韩国艺术留学性价比高,还有奖学金和学费减免政策,可根据韩语TOPIK成绩和在校表现减免30%-70%学费,生活成本也低于欧美主要城市,且有兼职机会减轻经济负担。

广泛的实习+就业机会

“韩流”崛起让文化产业受国际关注,音乐、影视、时尚、设计等领域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韩国艺术留学在中国认可度高,毕业生受市场青睐。

不少国内艺术高校教师有韩国留学背景,且国内很多综艺节目和设计项目都与韩国团队合作,比如《奔跑吧兄弟》就是浙江卫视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推出的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

05

大厂齐聚新加坡扩张,

艺术专业有更多“新机遇”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亚洲排名中的稳定高位彰显了新加坡高等教育的非凡魅力。

202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3,南洋理工大学排名第4,与2024年排名相同。新加坡政府对教育的高度投入和重视,确保了高校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学设施和科研资源。

这两所大学在学术研究、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方面堪称典范,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近两年,新加坡成为众多中国家庭留学的热门目的地。据新加坡教育局和关卡局数据显示:和2022年同期相比,2023年外国学生在新加坡求学人数增加了20%!

创造数万岗位,就业机会“翻翻翻”

近年来,新加坡可以说是互联网公司或外国企业的心头爱。截至2024年,有多达4500家跨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全球500强企业有三分之一选择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

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的跨国企业包括微软、戴森、劳斯莱斯,以及联合利华等;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的中国企业巨头则有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华为、爱奇艺、希音等。

新加坡院校备受欢迎,艺术专业选择也“翻倍”

新加坡有哪些院校和专业可选呢?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世界排名随处可见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其次像拉萨尔艺术学院、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都是很不错的选择。拉萨尔的艺术课程非常全面,9月美行思远携手拉萨尔招生官,从环境、专业设置、就业率、本科申请等角度围绕学校做了全方面解读。

06

小众国家马来西亚

也有这些艺术设计专业

在QS亚洲大学排名TOP50中,马来西亚今年有7所大学上榜,比去年多一所。对比2024年排名,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从25名上升至20名,马来西亚国立大学从28名上升至并列26名,马来西亚工艺大学从37名上升至28名,变化表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在不断进步。

目前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的教育部已签订学历互认协定,回国认证不受限。学生毕业后回国也可享受转岗、晋升、职称评定、落户、考公等政策。

在享受相等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马来西亚留学费用更低,生活成本更低。在最新的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马来西亚也有28所大学上榜,更有5所大学跻身世界前200。

马来西亚大学(第60位)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第138位)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第146位)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第148位)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第181位)

马来西亚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也比较丰富,涉及建筑、平面设计、数媒、音乐、新媒体设计等。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排名仅仅只能作为择校参考的其中一个因素。要知道,艺术留学的道路对于每一个有此需求的同学们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院校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和专业优势,而每个小伙伴也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追求、发展方向以及个人能力。

所以,大家应当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综合考量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未来的职业规划,还有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院校。这样的选择,才更有可能让大家在艺术留学的旅程中充分发挥潜力,收获知识与成长,向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大步迈进。

"留学在线"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756005163@qq.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